加速工業産業攀高走強,海安市培養産業玩出新花樣 |
來源: 點擊數:7176次 更新時間:2019/4/19 22:28:13 |
“這是公司的光學級聚酯基膜智能生产車間,曾獲評省級智能車間。”“那邊是公司去年新上的特種聚酯薄膜生产項目,總投資1.5億元,達产後預計可每年新增2.3億元營業收入……” 在江蘇東材新材料有限責任公司觀摩時,産業負責人們一邊聽展現一邊不時地低聲交流。 這是我市“5123”工業大産業培育推進會上的一幕,也是堅定不移落實“工業強市”戰略的一個縮影。 海安市始終把工業經濟擴展作為全市經濟擴展的“頭版”內容常抓不懈。前期,“一企一策”、集群培育、科技創新、軍民融合等一系列優惠政策,有力促進了各類産業做大做強。去年,市委、市政府策應新時代擴展要求,深度謀劃,“5123”工業大産業培育工程應運而生。 “5123”工業大産業培育工程,即通過3年左右努力,培育應稅銷售超100億元産業5家、50億元産業10家、20億元産業20家、10億元産業30家。對列入“5123”培育工程計劃的産業,將以更大力度實行政策幫助,優先保障各類生产要素需求。 “5123”工業大産業培育工程一經敲定,配套政策便迅速落地,從設備投入、銷售增量、人才引進補貼、規模貢獻、鼓勵總部經濟等方面給予相關産業更大力度幫助。 秉持“精準滴灌”的原則,我市建立起市領導和部門掛鉤“三級聯動機製”,市領導直接掛鉤聯絡效勞重點培育産業,幫助産業協調解決瓶頸問題。“5123”工業大産業培育協調推進辦公室對“5123”産業提出的問題,以專用“交辦單”的形式協調相關部門解決,並對培育過程中部門效勞情況進行跟蹤、督查、考核,構建起問題解決“綠色通道”。同時,按照“優先辦理、專人負責、限時辦結”原則,為相關産業在項目審批、環評驗收、涉稅輔導、政策兑現等方面第一時間供應效勞。此外,“5123”工業大産業培育實施進退機製,動態保持80家的模式,在工業産業間營造出爭先競優、比學趕超的濃烈氛圍。 江蘇文鳳化纖集團是一家研究和生产錦綸性能性、差別化新材料為主的産業,錦綸長絲生产總量全國第四、全省第一。在“5123”工業大産業培育工程的推動下,文鳳化纖集團去年經營業務收入達到103.68億元,成為我市首家應稅銷售超100億元的工業産業。 “我們投資了2.1億元,上馬年产2.5萬噸的錦綸微細旦性能性長絲項目。目前一期工程8條生产線已開始運營,二期工程將於9月投产,屆時可以達成年開票銷售6.5億元。”文鳳化纖集團董事長陳文鳳表示,集團將不斷創新鉆研、提質增效,打造高品質的錦綸产業鏈,為海安經濟擴展作出更大貢獻。 2018年,我市應稅銷售超10億元産業達22家,入庫稅金超5000萬元産業達13家,其中聯發紡織、天楹集團、西蒙電氣入庫稅金超億元。通潤汽車、鐵錨玻璃成為全國製造業單項冠軍示範産業。通洋機電、天楹集團产品獲評省“專精特新”产品,亞太輕合金獲評省科技小巨人産業,威爾曼、鵬飛集團獲評省級隱形冠軍,省“專精特新”小巨人産業新增數、總數均居南通第一。 |
【刷新頁面】【加入收藏】【打印此文】 【關閉窗口】 |
上一篇:海安高新區對項目的扶持有新動作 下一篇:第十屆北京汽車測試技藝與試驗設備博覽會 參展 |
效勞熱線:400-111-3688 (24小時)
工作時間:7:30-11:30 12:30-16:30 (雙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