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烈祝賀蘭菱科技VIP顧客:三十三所伺服工程中心王天乙入選青年人才托舉工程 |
來源: 點擊數:5626次 更新時間:2021/10/22 15:26:12 |
近日,中國科協辦公廳正式公布第六屆中國科協青年人才托舉工程入選者名單,三十三所伺服工程中心王天乙博士成功入選。這是三十三所青年技藝工作者首次入選該工程,為所內青年樹立了良好的榜樣。接下來就讓我們進入王天乙博士,一起了解一下這位為了夢想不斷前行的青年才俊。
王天乙:以夢想之力托舉最大重量 他是北京市優秀畢業生、中國航天科工優才博士、北航十佳博士論文獲得者,如果說這些學生時代的至高榮誉已經成為過去式,那麼,三十三所首個中國科協青年人才托舉工程入選者以及國家自然科學青年基金獲得者、三院青科協"金橋"計劃和三十三所青年創新項目資助者等一系列的成績則難掩一位年輕工程師的如今的鋒芒,他就是三十三所伺服工程中心的王天乙。
戴着黑框眼鏡,說話聲音不大,笑起來溫暖親切的大男孩,是王天乙給人留下的普遍印象,身邊的同事給他的評價都是“低調內敛、踏實肯幹”。
學生時代的王天乙完美地契合了人們對於“學霸”的一般定義,手握9篇SCI、17篇EI論文,是老師的得意門生,是學弟學妹眼中只可仰望“大咖”。
2018年,帶着一張寫滿成績和榮誉的簡歷,王天乙從一眾求職者中脫穎而出,吸引了三十三所伺服工程中心副主任黃建的目光。此時的黃建除了日夜兼程地投入工作、擴展伺服技藝之外,也堅持在每年征聘中親自把關,為團隊註入新鮮有力的血液。已經被好幾家單位青睐的王天乙便這樣收到了三十三所遞來的橄榄枝。
作為機械電子工程畢業的高材生,伺服技藝對於王天乙來說既是專業所長,也是興趣所在,為伺服技藝擴展貢獻自己的力量是王天乙的夢想。
“雖然選擇研究所,我的收入也許比不上去大公司,但是那裏有幾十年伺服研制的經驗,也正在向國際頂尖的技藝進軍。在這裏,我能沈澱技藝、做出另外創新成果,個人能力得到巨大提升,甚至在工業內都將成為翘楚,這是達成夢想最好的平臺。”經過慎重考慮的王天乙果斷作出抉擇,並因此放棄了留校任教的機會和其他産業更優厚的待遇。
关于王天乙這匹“千裏馬”,“伯樂”黃建給出的評價是:安靜沈穩、辦事可靠,是能擔當重任的得力幹將。
在入職不到一年的時間裏,王天乙沒有辜負大家的期望,很快適應了工作的快節奏,迅速崭露頭角,成為了科室裏的中堅力量,他也隨即接到了一個充滿挑戰的任務——某重點裝備300KW/600V大功率電動伺服裝置研製。
作為控製系統中舉足輕重的部分,電動伺服系統在三十三所的研製歷程中已經積累了許多寶貴的經驗,然而王天乙接到的這個任務卻沒有想象中那麼簡單。
這套電動伺服系統應用於慣性大、載荷重的裝備,除了要求定製化的策劃之外,同類型产品五倍的功率要求更是前所未有的,且對产品電磁兼容性和使用壽命要求極高。項目研製周期短、产品極為復雜、技藝難度大,電氣系統與結構布局策劃處處都需要精雕細琢,對於已經在伺服範圍摸爬滾打多年的員工來說都似乎是件天方夜譚的任務,剛入所一年的王天乙卻毅然接過這個項目,開啟了一段步履維艱的研製之路。
2020年新春剛過,新冠病毒還在肆虐,王天乙卻顧不上恐慌,轉身投入了大功率電動伺服裝置的研製工作中。三月完成方案策劃、四月投产元器件、七月中旬交付产品、十月完成競標比測。一個個節點擺在他的面前,留給他的時間卻少得可憐。一套從未有過的产品要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完成策劃並交付,難度可想而知。
新的驅動軟件策劃編寫、反反復復的結構調整和策劃、每次結構調整後新的電磁幹擾問題解決、數不清的仿真驗證、200多次可靠性試驗……每月加班200小時的努力最終換來了产品的合格交付,而這卻也只是萬裏長征第一步。 ![]()
产品交付隨系統進行試驗時,全新策劃的裝置卻屡出問題,拆卸回來發現驅動器燒了。
要問航天人最怕的兩個字是什麼,那一定非“歸零”莫屬。一次“歸零”便意味着連續多日排查故障,問題不查清就不停下來。到底哪裏出了問題呢?這個疑問萦繞在王天乙的腦海中。新策劃的軟件問題?排查!修改!電磁兼容問題?排查!重新策劃……之前的工作都推翻,用全新的挑剔目光重新審視产品策劃,再次把全部的工作路線走一遍。
在2個月的時間裏,驅動器策劃反復修改驗證,又連續出現問題,艱辛的歸零之路也持續了兩個月。
“修改得怎麼樣了?實驗做到哪一步了?”夜裏12點了,所領導的身影出現在實驗廠房外,這個意義重大的項目也一直牽動着他們的神經。他們不敢去打擾正在忙碌的王天乙和同事們,只在廠房外關切地張望着,並向剛好碰見的同事詢問項目進展,囑咐他們早點回家。
“什麼時候回家?”王天乙的通話也總會在這個時間裏收到信息,妻子的幫助和理解也給了他莫大的鼓勵。
廠房裏通宵達旦的夜晚,在崗時長表上名列前茅的名字,實驗室與測試地來回奔波的身影,最終換來了驅動器和電機的良好表現,並以第一名的成績完成了技藝驗收,一臺國內功率最大的電動伺服裝置通過了實踐的檢驗。
“伺服裝置的研製工作非常繁重,但我們在短短半年的時間裏接連突破一系列重大成果,就是因為我們有最好的團隊。”這是黃建常常掛在嘴邊的話,也是他為之自豪的地方。作為團隊的一員,王天乙在前沿技藝的探索上從未停止。
來所工作的幾年裏,王天乙不斷嘗試新的技藝,並申請了包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在內的多項創新基金,同時也不忘把這些前沿的研究轉化為理論成果,在國內外學術會議上發表了多篇論文,撰寫了多項發明專利。
這些成果的取得並不容易,王天乙每日活動空間便成了家和單位的單調往返。然而,在應用於空間飛行器的電磁飛輪技藝研究中,他對空間有了另外的想象。在他的理想策劃下,飛行器在空間中多自由度的運動需求有了保障,更優化的空間磁場策劃也將等待他去完成。每日沈浸的實驗室空間中,他創造了飛行裏另外空間的可能。雖然內敛少言,卻在伺服技藝上寫下了不少新文章。
作為項目負責人,王天乙主持策劃的國內首個多通道冗余輸出大功率電動起豎驅動控製設備,打破了傳統液壓起豎裝置的壟斷地位,推動了全電化地面平臺擴展進程。多個創新成果都在應用上取得突破,為型號研製發揮了重要作用。王天乙也在所內外專家的推選下,經過層層選拔,成功入選中國科協青年人才托舉工程,為三十三所青年開創了先河。
王天乙表示,雖然現在工作很忙,加班也特別多,但看着自己的想法都一個個轉化到工程應用上,還是覺得非常快樂且有成就感。“我一直想在伺服範圍上做一些創新的、能實際應用的東西,現在的工作就是我一直想做的。”說起工作後自己做的各個項目,王天乙眼中閃烁着光。
在有限的空間裏創造另外的可能,用樸素的語言寫下最華麗的篇章,一顆年輕的心向着夢想全力奔跑,對於王天乙和他的伺服專業來說,最好的,一定還在前方。
|
【刷新頁面】【加入收藏】【打印此文】 【關閉窗口】 |
上一篇:蘭菱科技 2021年第26屆亞洲傳動展覽會(10月26日~29日)在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舉行 下一篇:蘭菱科技2021年海峽兩岸(龍港)印刷與文化产業博覽會於10月22-24日在海峽會展中心舉行 |
效勞熱線:400-111-3688 (24小時)
工作時間:7:30-11:30 12:30-16:30 (雙休)